數據中心是信息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隨著個人信息消費需求、企業信息化程度的爆炸性提高,云計算、虛擬化等技術的逐步落地,數據中心規模越來越大,如何構建按需擴展、高效運營、安全可靠的數據中心成為重要挑戰。
華為智慧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以智能微模塊為單元滿足從分支機構到總部數據中心的需求,讓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更加簡單、高效、可靠。
基礎設施無法彈性匹配業務需求
現代數據中心業務具有規模大、上線時間短及難以預測等特點。但傳統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結構僵化、擴容困難,通常在規劃階段采用一次性部署完成的策略,致使初期投資大、負載率低、能耗高、投資回報周期過長;多個子系統相互耦合,交叉施工,建設周期長,無法滿足業務快速上線的需求。
高能耗大幅侵蝕利潤
能源成本是數據中心的長期成本,其投入常超出基礎設施的投資。以部署1MW IT設備、PUE為2的數據中心為例,其十年的生命周期內總耗電量將達到1.75億kWh。巨大的電費支出侵蝕了企業的利潤,因此造成的碳排放對環境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管理粗放、運營低效,ROI低
傳統數據中心更多關心的是供電和空調制冷可靠,只需滿足基本的日常運行需求即可,對于精細化的運營管理不關注,產生了大量浪費,數據中心ROI非常低。具體表現在:管理粗放,人工巡檢,系統不可視、故障之后被動響應,運營效率與資源利用率低等方面。隨著數據中心規模與復雜度的增大、能源和人力在內成本的上升,傳統上依靠大量資源消耗、人力投入的運營維護方式亟需改變。
僅依賴冗余保障可靠性與業務連續
傳統數據中心的可靠性設計依賴于基礎設施的多重冗余,缺乏從運營角度的保障。例如,對于環境、設備狀態與健康程度的實時監測缺乏實時偵測與判斷,難以進行前瞻性的可靠性保障。
簡單:模塊化架構,按需擴容
基于智能微模塊,實現按需投資,解決傳統數據中心一次性投資的難題,降低CAPEX。去工程化設計可支持業務快速上線。無線免連接設計,可進一步簡化施工。
高效
1) 低PUE,綠色節能
華為整合高效UPS、直流變頻空調、行間制冷、乃至可規模復制應用的自然冷卻等先進供電與制冷技術,使PUE可低至1.2;此外,通過供電系統、制冷協同及與業務層聯動調整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各個系統與部件至最優化狀態運行,還可實現深度節能,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
2) 智能化、網絡化實現高效運營
數據中心內資產、空間、供電、制冷、端口容量等自動進行利用率分析,提供優化與業務部署建議,提升數據中心的資源利用率,從昂貴的投入中獲取最大效益,最大化收益;
網絡化統一管理,實現分層管理集中監控。統一的網絡管理平臺可進行百萬數量級的測點管理,全網運營狀況一目了然;而且運維團隊可復用,信息共享,運維效率有效提升。
可靠:關鍵器件健康度管理,實現主動運維
數字化的傳感器、執行器、控制器實現器件級、部件級、系統級的狀態可量化度量,提前評估不同層級的健康狀態,并在異常時提前發出告警,實現主動運維和及時備件更換,提升設備壽命進而改善整個系統的可靠性。